第4章 于謙-《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而朱祁鎮坐在龍椅上,一直都是閉目養神之態。

    這幾日也將他搞得焦頭爛額,自己想要御駕親征,想要學自己的父皇有錯嗎?

    沒錯,自己想當一個好皇帝,當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為什么百官都不同意,就連母后也是要訓斥自己呢。

    他們不愿意讓自己當一名英武的皇帝,自己偏要證明給他們看。

    自己不比太爺爺永樂皇帝差,不比父親宣德皇帝差,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朕同樣能做到。

    “誤國之言,當午門斬首之。”一名大臣指著王振的鼻子怒罵道。

    這個大臣不是別人正是于謙。

    草原的威脅一直都在,此次冦邊,只需要派遣援軍即可,對大明帝國來說,不算什么大事,可皇帝一旦出征,那就是大事,稍有不慎就有亡國之風險。

    即便是皇帝御駕親征也能接受,皇帝是明面上的總指揮,挑選一位能征善戰的老將為副指揮,可現在皇帝的意思是要帶著王振前去,而副指揮很是隨意的安在了王振的頭上,那還能行,到時候下面武將不聽調遣,消極怠工,這場戰事能打好才怪呢。

    換作是你,你是一個將軍,你能聽從一個太監的命令不成,上下不合,乃兵家大忌,這還未出征就埋下隱患,那就證明此次出征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最能讓大臣們接受的結果就是,皇帝御駕親征,偌大的威勢將草原各部族嚇傻,紛紛退走不愿與明軍正面交戰,空耗錢糧無數,無功而返。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遇到了瓦剌的軍隊,打了幾場,大敗而歸,明軍威名在塞外受損,到時候更難控制塞外部族,甚至丟失了對遼東女真部落的威懾。

    當然于謙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次戰事會那般白熱化,讓大明帝國多了一個俘虜皇帝,甚至有亡國的風險。

    王振聽完于謙的話后,大喝一聲:“于謙你好大的膽子,誤國,雜家看誤國的就是你們這些不思進取,瞻前顧后的文官。”

    “誰好大的膽子,王振,本宮瞧你才是真的好大膽子。”太后牽著剛能走穩的朱見深步入了養心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