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年的戛纳都会有争议,今年也不例外,不是关于双黄蛋,而是最佳导演的获得者布里兰特·曼多萨,他的电影《基纳瑞》,场刊评分0.9分,是所有参赛电影里面最低的,结果撸走了最佳导演… 这位导演凭借《情欲按摩院》、《情欲电影院》出名… 就很艺术,很先锋的那种… 简单说一下:《基纳瑞》是一部很暴力的片子,剧情很简单,通过一个菲律宾小警员的眼睛,见证了警察们怎么绑架,杀人,分尸… 他得奖时的感言:这些画面,都来源于真实。 就挺触动人心的… 视角转回国内… 没有网站直播这次戛纳。 也没啥可直播的,李胺的《制造伍德斯托克》,正面描写了嬉皮士、嗑药、性开发… 有尺度,但没意思,事实证明李胺导演可能很懂基情,但他不懂音乐,更不懂摇滚! 《春风沉醉的夜晚》,楼烨还在封杀阶段… 阿杜的《复仇》… 说实话,杜其峰拼了命的想玩风格,但每次都是这种明显缺乏才华的沙雕结果… 只能说《复仇》是拍给法国人看的银河映像… 就跟《功夫之王》是拍来哄外国人玩一样。 你看,三部电影,都没多少人关注,尤其是《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复仇》压根没收到闭幕式邀请函… 至于蔡明亮的《脸》… 有句评价蔡明亮导演的话,特有意思:真心觉得,如果能进去蔡明亮营造出的世界,会很享受的,只是确实很难进去… 他是那种,即便是特资深的文艺青年,也不会提及的导演——因为有杨德昌、侯孝贤… 所以,怎么报道? 也就沈梦溪还有小李子有点关注度。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是华语片啊! “快讯: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海边的曼彻斯特》拿下影帝还有评审团大奖,两项大奖!” 一般这种快讯,要求简明客观,格式工整。 但这条的最后,居然是叹号,而非句号,足见海外同行的内心起伏。 “稿过来了没有!” “过来了,图片还得等!” “抓紧抓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