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误差-《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尤其是在域外某大国航母战斗群战斗力愈发强悍,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区域导弹防御系统这两个脱胎于星球大战计划的弹道导弹拦截体系的稳步推进?    愈发将“杀手锏”计划的必要性凸显出来。

    正因为如此?    欧美限制出口对“杀手锏”计划的影响可谓巨大。

    如若不然,总部首长也不可能发这么大的火?    实在是这次空间科学实验的失败犹如多米诺骨牌?    引发一连串难以预料的后果,最终引发了一场航天工业界超级地震级的影响。

    那就是无论国内如何评判?    在国外眼里,这次失败就如同皇帝新装中那个敢说话的小男孩?    戳穿赤果果皇帝一样?    将国内航天短板和虚弱暴露无遗。

    影响总部的计划不说,丢脸还丢到国外去了,而且直接间接损失更是高达上百亿。

    别说总部首长,就算换任何一个领导都得气得拍桌子骂娘。

    更何况?    庄建业和腾飞集团被骂也不冤。

    因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纤维增强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弹头壳体上。

    地面试验数据表明?    在弹头距离地面45公里的近地空间轨道进行第一次跃升时,弹体顶端的最高温度将达到2750摄氏度左右。

    在这个温度下,壳体表面会产生一层2.36微米的氧化层。

    根据腾飞集团的测算,这一层不足头发丝直径的氧化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结果,事情出就出在这个氧化层上。

    根据对回收的弹体破片的研究?    技术人员们发现,地面试验中2.36微米的氧化层的确微不足道?    可在近地轨道的实际操作中,这么薄薄的一层氧化层还是成为弹体最终解体的致命伤。

    因为在高超音速状态下?    不但有高温,高压?    还有氧化反应产生的蠕变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