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航电系统同样如此,腾飞集团开发的半成品大宇集团连看都懒得看,直接跟美国的霍尼韦尔公司申购定制版。 还有起落架,韩国人更信赖德国的大型结构部件的加工能力,对源于苏联的傻大黑粗设备是各种的摇头,表示失败的国家不可能拥有成功的设备。 类似的情况还有机翼的加工、传感器的配置、压下系统的标准还有材料的选择。 一系列举动下来,不说是把fcnb—2000民航客机改的面目全非吧,但也让腾飞集团这个亲妈快不认识了。 当然这还不是双方龃龉的重点,大宇集团爱怎么改腾飞集团不但不阻止,反到是乐见其成。 毕竟向罗罗的遄达航空发动机、霍尼韦尔的航电系统以及其他重要配件,腾飞集团不是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但代价一般都很高。 没办法,作为踩过红线的航空制造企业,真的是有天花板的,那便是航空巨头们掌握的全球全产业链对你的限制。 都不用刻意的去卡你的脖子,只需要在某些关键部件,关键技术上把成本提上几倍,然后稍微卡一下交货时间? 就能让你的竞争力直线下降。 而当你拼死拼活突破这些技术或关键部件的工艺? 人家巨头已经把下一代的民航客机送上蓝天,然后又是一波降维打击。 没办法? 民航客机作为大型消费类工业品? 做出来就是为了赚钱的,巨头们提高你的成本? 用技术延长你的研发周期,导致你的产品竞争力下降? 最终的结果便是巨亏。 当然了? 前苏联那种以国家意志,不顾成本的头铁行为算是个例外,问题是解体后,俄罗斯民航制造业也是弱得一塌糊涂。 还是不可取。 所以? 一直在大飞机上步履蹒跚的腾飞集团不是不想要欧美先进的配套系统? 问题是人家一个个把价格喊得极高不说,交货期又给你拖得极长。 这就好比你点了份外卖,标价比其他同类饭菜贵了三四倍不说,外卖小哥送餐也跟蜗牛一样,能慢得让你怀疑人生。 以至于你饿得不得不煮一包泡面? 再加两鸡蛋,美美的吃完之后? 外卖还没送来。 是饿着等,还是将就一口先填饱肚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