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叶崇明白其中的意思后,非常兴奋。 “官人放心,我这就去做。” “去民间找那些工事人才,给他们钱,让他们实现自我,不要投那些严重依赖资源和政策的商社和人。” “是!” “这个商社我交给你管,你大胆去尝试便是了。” 赵桓留在这里吃了一顿饭,便匆匆离开。 转眼已经近了年关,东京城内张灯结彩。 今年的东京城货品格外多,有周围各路的特产被运输过来,还有西域的宝石和美酒。 冬月十五日夜晚,灯火通明的东京城开始飘起雪来。 普通百姓忙着买猪、羊肉,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可以买到牛肉。 达官贵人们则兴致匆匆奔赴各自的宴席。 街头宝马香车如龙。 今年的东京城,流行丝绸搭配貂皮长衣。 貂皮长衣从北方而来,尤其是辽地。 自从今年上半年皇帝收复辽地后,商业最后的壁垒被打破,辽地所有的商品,都畅通无阻进入了关内。 就好像饥饿已久的美女,终于等来了甘露。 在巨大的需求面前,是辽地商人的狂欢。 东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穿着貂皮大衣,进入高端场合,谈笑风生。 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今年的大朝会。 大朝会期间,全国各地的最高行政官员都会抵达京师,汇报今年的成绩,以及来年的规划。 大朝会由政事堂的宰执二人主持,先后持续半个月。 半个月后,官员们各自返回自己的地盘,不得在京师逗留。 人们之所以关心大朝会,是因为大朝会会透露许多朝廷的政策。 谁最先知道,并分析出里面的机会,谁就可能成为来年的幸运儿。 各地官员在这十五天里,除了和皇帝、宰执开会,还有抽时间在东京城结交一些富商,趁机在这里给自己的地方拉点投资,促进发展。 例如这期间,东京城的首富朱青就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华兴商社的叶崇更是门槛都被人踏破。 叶崇拒绝了一切官员的邀请。 他并不是做房地产的,对那些基建政策没什么兴趣。 第(2/3)页